中新网北海12月8日电(李思儒) 12月8日,广西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通过预验收,预验收小组认为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已符合对外开放条件。
8日上午,由北海市口岸办、北海海关、北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北海海事局组成的预验收小组对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进行预验收。经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研究讨论,预验收小组同意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通过对外开放预验收。
航拍北海邮轮码头。(无人机照片)李思儒 摄
根据规划,北海要打造国际邮轮母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北海邮轮码头是其中重要工程之一,其位于北海市北海港区石步岭作业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西侧海岸,建设规模为一个5万吨级和一个2万吨级泊位,设计客运量为100万人次/年,投资概算7.23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于2011年7月18日开工,2022年10月通过分期竣工验收,同年12月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
近年来,北海口岸部门积极推进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对外开放工作,助力打造“向海经济”。下一步,北海邮轮码头将以短途航线产品切入市场,逐步开通国内外邮轮航线。(完)
中新网常州12月8日电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类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论坛日前在江苏常州举办。
此次论坛主题为“产教深度融合,赋能人才高质量培养”,同时举办了“校长大讲堂”、“青年教师沙龙”、“院长书记论坛”等分论坛活动,共同探讨我国高校在现有学科建设及智能媒体类人才培养实践环境中的课程建设、教学教改、人才培养等问题。
本次论坛的“校长大讲堂”由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范洪辉担任主持人,活动中,他与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崔景贵、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刘益、成都工业学院副校长李成大及沈阳理工大学副校长舒启林共同分享了《“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培养》《数智化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思考与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成都工业学院探索与实践》《以教育数字化为引领,加强特色理工建设》等主题报告。
第三届“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类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论坛举办。“智能+”论坛供图
“‘创新中国·万企千校·助创行动’2023‘高校访企拓岗促就业’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同期举办。(完)